曾几何时,京东被视为中国电商的良心。它以“自营+高效物流”起家,凭借可靠的速度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。在阿里还沉迷虚假繁荣、假货横行的时候,京东用一支辛勤的快递队伍打下了江山。
然而今天的京东,却在一步步毁掉自己曾经最宝贵的资产——员工的信任和用户的口碑。
一、荒唐的要求:快递员变业务员
最近大量快递员在抖音上吐槽:京东要求他们完成“揽收量”指标,否则就天天被开会批评。问题是,揽件是业务员、招商团队的职责,派件员本来就不是干这个的。
快递员的工作是把货送到千家万户,而不是满街拉客户、找货源。硬生生把责任甩到快递员身上,完不成就批斗,这是什么逻辑?这是典型的管理层懒政,把自己的无能转嫁到最底层员工身上。
二、饮鸩止渴的管理思路
京东管理层可能以为:给快递员加任务,就能增加揽收业务,提升数据和利润。实际上,这就是饮鸩止渴。
快递员每天早出晚归,本就疲于奔命。让他们揽件,只会进一步摧毁士气。
大家心态崩溃,服务质量必然下滑。送件敷衍、态度恶劣,最后受伤的是用户体验。
长此以往,用户发现京东服务越来越差,还会选择它吗?拼多多、菜鸟、美团早已在一旁虎视眈眈。
一家公司最大的竞争力,不是PPT里的KPI曲线,而是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用户对品牌的信任。京东正在把这两样最珍贵的东西亲手毁掉。
三、快递员不是奴隶
我们必须看清一个现实:京东的快递员才是支撑整个品牌的脊梁。没有他们当年披星戴月、风雨无阻的派送,哪来“京东速度”的美誉?
如今管理层却把他们当成廉价的螺丝钉:既要他们派件,又要他们揽件,完不成还要天天开会羞辱。请问这和压榨奴隶有什么区别?
这种对待员工的方式,本质上就是自毁长城。没有人愿意为一家不尊重劳动、不承担责任的公司拼命。
四、三年危机倒计时
有人说,如果京东继续这样胡搞,撑死还能再活三年。听起来激烈,但并非空穴来风。
物流优势流失:京东赖以生存的口碑就是快递服务。一旦快递员大量流失、服务崩盘,京东失去核心竞争力。
平台魅力下降:用户转向拼多多、美团、抖音电商,商家也会跟着走。没有供给和需求,京东还能靠什么?
内部文化腐败:当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只会层层甩锅、用会议代替责任时,衰败就已写进基因。
三年后,或许京东还在,但它会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平台,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。
五、最后的警告
京东必须明白:真正能决定它命运的,不是高层办公室里的KPI,而是千千万万个在烈日下奔波、在风雨中送货的快递员。
继续透支他们,就是在透支京东最后的信誉。
如果京东不立刻改变思路,停止这种荒唐的压榨,不仅快递员会离心离德,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。到那时,京东的倒塌将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。
赞(2)